11月9日7时,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李晶波连续发来10条微信,其中3条是她手写的学习笔记的照片,另外7条是她对笔记的语音朗读。 字有些草,她担心记者看不清楚,又希望媒体能重视她的观察和思考。 笔记很长,摘录一段:“白城一行来到桦甸参观学习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宽敞整洁的服务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周到细致的服务态度让人备感温馨,一站式服务体验展示了极大便利。桦甸市委市政府的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建设,充分体现了对营商环境的极致追求,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此事缘何而来,且从两天前说起。 (二) 这座大气洁净的雄伟建筑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匆匆忙忙行走的,是中心员工。8点30分上班,他们需要提前“刷脸”。 中心一楼大厅,引导员闫红春笑脸相迎。 “作为桦甸市重点民生工程,市民服务中心目标锁定省内一流,于去年春季启动建设,上个月正式启用。中心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遵循应进必进的原则,全市具有审批职能的34个部门565项政务服务事项目前已全部进驻中心。”同样的介绍,闫红春每天都要重复多遍。在中心后台的记录中,她曾在有一天提供多达600余次的引导服务,“跟我走,再糊涂的都能变成明白人。” 像闫红春这样的引导员,中心共有14位。 (三) 9时12分,公安出入境服务大厅。 今年66岁的桦甸税务局退休干部颜景安与老伴一起,正笑呵呵地往外走。 “在这里办事,心里敞亮!俩人的护照,又是照相,又是填表,加上等候,不到10分钟就搞定了。”颜景安兴奋地说,“退休了,人闲了,钱花不完,不能光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得到国外去转转。” 一名窗口工作人员插了嘴:“5分钟办好一张护照的效率,3年前我们就实现了。办理护照的费用也在不断降,最早200元一张,前些时候降到160元,现在只收120元。” 听得颜景安直点头:“对,对,对!这里的服务真到位!” (四) 9时50分,综合114号窗口。 桦甸市明桦街韶君轮胎经销处总经理周韶君刚刚办完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办理过程让他感觉非常满意,于是在吧台上所放平板电脑的评价页面点下“非常满意”。电脑上闪起一个新页面:“感谢您的评价,您的满意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是中心便民服务的最大特色。我们在一楼设置了10个无差别全科受理窗口,2个统一出件取证窗口,1个咨询服务窗口。综合窗口打破了部门界限,实现了职能合并、流程再造、审批简化,全部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运行。群众办理不同部门的不同事项,只需要取一次号,去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即可。材料齐全、能够当场做出受理决定的,当场就会拿到结果。”随行的桦甸市政务服务局副局长许炜介绍说。 (五) 10时30分,市场主体登记e窗通自助服务区。 桦甸市常山镇百运来蛋糕店老板娘杨艳芳,在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人员侯凤丽指导下,用了不到10分钟,便基本完成了经营范围变更,仅差老板杨秀芳的人脸识别。侯凤丽告诉她不要急,让杨秀芳从网上传来照片即可办理。 在服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安排了两名专业人员开展指导,每天能帮助群众办成上百件事项。 桦甸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刘丽新介绍说:“我们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全力打造智慧政务工作模式,使用多功能管理系统,有效保障了服务精准度,切实提升了工作实效。很多数据在‘云’上跑,跑出了市场活力,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六) 11时20分,中心政务服务大数据后台监控室。 看到电子屏上不断变化的大厅实时运行情况,方知刘丽新此言不虚。 当时的界面显示: 10月14日以来,取号总量27688个; 智能化设备数量,174台; 综合满意率,“非常满意”占比99.7%。 (七) 14时,公安局城区户籍427号综合窗口。 桦甸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克昊拍下这样一个镜头:工作人员走出坐席,亲切地向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群众递过办好的身份证。 李克昊以风光摄影名闻金城,亦醉心于记录桦甸民生变化。听闻中心早就炫丽开张了,当日特意前来采风。 闯入李克昊镜头的这名群众叫张维友,胜利街道居民。“开着电轮椅就来了,走无障碍通道,电梯里有残疾人按键,出门就能直接开到这个办事窗口。老政务大厅跟市民服务中心没得比,像我这样的上不去,找人抬还费劲儿。到这里办事,让我找到了尊严和幸福。”张维友给了中心一个大大的“赞”。 “我们规划停车位303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实现了WiFi全覆盖,设置了休息区、茶水间、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开通了4部客梯和8部扶梯。”该市政务服务局党支部副书记陈忠民的介绍很有些“沾沾自喜”,看起来对群众之“赞”是照单收下了。 (八) 15时20分,市民服务中心会议室。 桦甸市软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徐凤君正在主持召开一场特别的会商会议。参会人员:吉安财源兴达选矿公司桦甸分公司总经理王义洲,桦郊乡副乡长郝森森,桦甸市工信局、自然资源局、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软环境办公室其他负责人。 |